一场国际闹剧:德国军方在红海激光事件中的迷失与真相
7月10日,真相大白于天下:德国国防部火速删除官网声明,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紧急取消了原定的新闻发布会。 这场始于7月初的“中国军舰激光照射德国侦察机”事件,最终以德国军方的巨大尴尬收场,其荒诞程度令人咋舌。 巧合的是,也门胡塞武装几乎同时展出了缴获的以色列“萤火虫”激光制导无人机,这种武器的激光干扰能力,确实足以让飞行员目眩。
这出闹剧的导火索是德国军方7月8日的一纸控诉:其P-3C“猎户座”侦察机在红海执行欧盟“阿斯皮德斯行动”期间,遭到中国军舰激光照射,险些酿成“机毁人亡”的惨剧。 德国外交部随即召见中国大使,欧盟也迅速跟进,召见中国驻欧盟大使,各路媒体纷纷发声,谴责中国的“危险行为”。 一时间,舆论压力如山倒。
然而,两天后,中国国防部掷地有声地回击了这一指控。 他们提供了确凿的数据:7月2日事发当天,中国海军护航编队——包括一艘导弹驱逐舰、一艘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——正位于亚丁湾,距离红海南部足足370海里(约685公里)。 编队当时正全力投入为中外商船护航,激光设备甚至根本没有启动。
展开剩余65%这一强有力的证据,直接揭穿了德国方面的谎言。 德军侦察机究竟“遭遇”了什么? 两种可能性浮出水面:一是该机擅离欧盟指定的红海任务区域,私自进入亚丁湾对中国舰队进行侦察;二是德军根本无法准确识别舰船国籍,将其他国家的船只误认成了中国军舰。 无论哪种解释,都暴露出德军情报系统的严重缺陷,可谓漏洞百出。
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德军的技术漏洞。 他们坚称激光来自“安全距离”,但P-3C侦察机的巡航高度超过3000米,而军舰激光设备的有效射程仅为3-5公里,两者之间物理距离根本无法实现激光照射。 此外,中国海军激光设备拥有独特的光谱指纹,而德方至今未能提供任何光谱报告,其指控完全缺乏证据支持,仅仅是空口无凭。
深挖德军行动,疑点重重。 涉事飞机注册号为D-ABEE,表面上是民用“比奇空中国王350”型飞机,但实际上却装备了大量军用电子设备,由德国军方租用,常驻吉布提基地。 机组成员中混有四名德国军人,从事所谓的“灰色侦察”——披着民用航空的外衣进行间谍活动,以降低政治风险。 如果德军侦察机真的出现在亚丁湾,则意味着其公然违反了欧盟“阿斯皮德斯行动”仅限于红海区域的授权,构成严重的违规行为。 与此同时,中国护航编队刚刚完成了第1302批商船的护送任务,“长航号”货轮船长还在电台里表达了对中国海军的感谢。
这场乌龙事件背后,也暴露出欧盟在红海行动中的尴尬。 欧盟舰队打着“护航”的旗号在红海行动了半年,但2024年二季度红海商船遇袭数量却反而增加了17%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悬挂中国国旗的商船袭击记录为零。 也难怪自5月份以来,霍尔木兹海峡出现了“五星红旗热”——43%的过往外国商船选择悬挂中国国旗,以求平安过航。
德国军方并非第一次闹出如此低级的笑话。 今年4月,罗斯托克市警方曾因“树林女尸”案件出动无人机和法医团队,忙活了5个小时,最终发现只是一具烧焦的充气娃娃。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类似的乌龙事件在三年内竟然发生了三次:2022年曾打捞过“浮尸娃娃”,2025年又追查过“无头人偶”。 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16年,护送了7300艘船只,其中一半是外国籍船只。 德国军方的这波“军事碰瓷”,最终却反衬出中国海军在维护国际航运安全方面做出的实际贡献,也让国际航运界看清了谁在真正维护和平,谁在背后煽风点火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鑫创国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